孔庆夫,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艺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中山大学逸仙学者(新锐学者),广东省本科高校美育名师。
本科硕士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获学士(2004)硕士(2013)学位。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师从宋俊华教授获得中国语言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博士学位(2019)。现研究方向:粤剧音乐、戏曲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
◆主持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粤港澳非遗文化基因解码与铸牢粤语社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022)
• 教育部规划后期资助:清代以降粤剧声腔结构研究(2021)
• 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粤剧曲体结构及其声腔形态研究(2020)
•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习近平总书记“把粤剧传承好发扬好”指示精神引领下广东高校粤剧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2022)
•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粤剧红色文化传承与铸牢粤港澳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021)
• 广东省高等教育改革:粤剧传统文化融入岭南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实践路径研究(2020)
• 广东省课程思政专项:粤剧经典唱段赏析与实践(2020)
• 广东省委宣传部委托:粤港澳大湾区粤剧保护发展研究(2019)
• 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粤剧唱腔音乐形态研究(2019)
•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改进设计研究(2017)
•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研究(2017)等。
◆论著/教材
• 粤剧曲体研究(25万字),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24),1/1
• 粤剧唱腔音乐形态研究(66万字),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20),1/1
• 粤剧经典唱段赏析教程(22万字),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2
◆论文
•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改进设计的学理叙事——基于个人、群体与社区的观察∥《民俗研究》2025年第1期,1/2,CSSCI
• 制序与博弈:晚清时期粤港澳三地的粤剧文化∥《澳门理工学报》2025年第1期,1/1,CSSCI
• 论中国狮舞在马来半岛的传播与在地化 ∥《文化遗产》2024年第6期,1/2,CSSCI
• 论粤语九声调值与粤剧创腔逻辑的“字—腔”关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第4期,1/2,CSSCI扩展版
• 粤港澳非遗的文化基因与非遗名录制度改进 ∥《文化遗产》2022年第4期,1/2,CSSCI
• “依字行腔”创腔逻辑辩疑 ∥《戏曲艺术》2022年第3期,1/2,CSSCI
• 红线女:一代名伶,粤韵流芳 ∥《同舟共进》2020第11期,1/1,《新华文摘》2021年第5期全文转载
• 论粤剧梆子腔的板式衍生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1年第5期,1/2,CSSCI扩展版
• 广东戏曲音乐地理图谱与“地-人-音”关系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1/1,CSSCI
• 论粤剧梆子腔的腔式衍生 ∥《戏曲艺术》2020年第3期,1/1,CSSCI
• 论粤剧唱腔中的三支异宗另一体曲牌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1/1,CSSCI扩展版
• 论粤剧唱腔曲牌的传承与发展 ∥《文化遗产》2019年第6期,1/2,CSSCI
• 戏曲声腔“板式”论疑 ∥《戏曲研究》2019年第4期,1/1,CSSCI
• 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录制度建设 ∥《广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7期,1/2,CSSCI扩展版
• 论粤剧二黄的调式衍生 ∥《戏曲艺术》2018年第4期,1/1,CSSCI
• 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传承与传播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1/2,CSSCI扩展版
• 论民间音乐田野调查的两个难题 ∥《文化遗产》2017年第5期,1/1,CSSCI
• 非遗保护视域中的梅山傩戏五态研究 ∥《广西民族研究》2017年第5期,1/2,CSSCI
• 运用音乐的手段对有犯罪倾向的青少年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 ∥《黄钟》2011年第1期,1/2,CSSCI
◆报刊/媒体文章
• 红线女与粤剧《山乡风云》∥ 光明日报,“学习强国”全文转载,2020年12月4日
• 从粤剧曲体结构看岭南文化特色 ∥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3月31日
•“非遗+文旅”模式打造非遗小镇 ∥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26日
• 中山大学孔庆夫:合力推动粤剧保护与传承 ∥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8月14日
• 至乐无乐,至誉无誉,换个角度去看戏 ∥ 羊城晚报,2017年5月14日
• 此曲本应天上有,昨晚下凡现羊城 ∥ 中国粤剧网,2017年5月16日
• 修炼千年不为来世,唯愿今生与你相恋 ∥ 中国粤剧网,2017年5月18日
• 国际学者齐聚中山大学研讨非遗伦理问题 ∥ 南方日报,2017年12月14日
◆获奖
• 文化和旅游部“社科研究优秀成果”(2021-2023):行业智库成果,2024,3/4
• 第十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24,1/1
• 第九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1,1/1
• 广东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优秀示范案例:一等奖,2021,1/1
• 广东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示范课堂,2020,1/1
•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库:《粤剧曲体研究》,2020,1/1
• 第八届“王国维戏曲论文奖”:《戏曲声腔板式论疑》,2019,1/1
• 广东省优秀学生(博士研究生),2019,1/1
• 教育部“优秀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7,1/1
◆开设课程
通识课程:粤剧经典唱段赏析与实践
本科课程:中国音乐史
硕士课程:学术文献整理与论文写作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