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学校深入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暨推动“四史”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0〕11号)和《中山大学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暨推动‘四史’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要求,艺术学院于2021年2月16日下午组织第一次“四史”学习专题党课。本次党课由吴晓枫书记主讲,学院全体党员、高水平艺术团临时党支部、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以及青马学堂成员等近50人参与此次党课。

吴晓枫书记以《以“史”为师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立德树人》为主题展现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带领全体与会人员从“什么是四史”、“为什么要学习四史”、“勇担使命谱写立德树人新篇章”三个方面进行学习。
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最后,吴晓枫书记希望大家要深刻把握“四史”的重要内涵,汲取“四史”教育力量、培养历史眼光、勇于担当新时代使命,凝心聚力将“四史”的学习教育与学院中心工作、重点任务紧密结合,助力学院事业快速发展。
艺术学院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四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为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向前发展。
红船启航踏征程,
共产主义逐梦行。
甘洒热血闹革命,
星火燎原民族魂。
抗日寇、求解放、建国家、强国防、兴改革、重开放、讲初心、记使命、弘复兴。
家国天下共创共赢,
一带一路人类共存。
——郭水亮,中共党员,退休教师
我们迎来了两个一百年的交点,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中的一份子,我们只有抓住党和国家大趋势的走向,抓住党的指导方针做事,撸起袖子加油干!开弓没有回头箭!才能找对方向,不迷路!
——张喜秋,入党积极分子,声乐教研室教师
2021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学院直属党支部营造学习“四史”的浓厚氛围,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落实党团班一体化建设,强化课堂育人功能,将历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堂,创新思政教育多样化方式方法激励全体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通过研读“四史”经典,学习新思想,承担新使命,争做新青年。
——李燕,中共党员,副书记
作为艺术学院的教师,我们始终坚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将“四史”融入到艺术教学、艺术活动中,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接班人。
——周莉,中共党员,声乐教研室教师
“四史”教育,是以历史为基础的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高校管理工作者,不仅自身要学习好“四史”,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学习“四史”,是让学生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引导学生弘扬传承我们的文化传统,培养学生对国家治理的认同。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解疑释惑,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让青年学生们自觉地把自己的志向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庄艺敏,中共党员,本科教务秘书
历史就是过去与现在不断的对话,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存史、学史、治史的传统,历史让人通晓过去,后人从历史汲取经验教训,正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正确的、客观的历史观来看问题。学习音乐,其实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学习历史,我们拿到的谱子就是历史文献,我们的一切解读、处理都要基于音乐发展史,才能在历史的基础上守正创新。
——柳醒龙,入党积极分子,2020级硕士研究生
学习四史要坚定理想信念。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学习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之以恒地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林欢畅,入党积极分子,2020级硕士研究生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武装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对社会有用,对国家有用。学习四史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刘芊悦,入党积极分子,2020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