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经典·与您共同回味经典之美
恰逢秋分,暑意尽退;天高云淡,“引诗情到碧霄”。9月22日晚,由中山大学党委办公室主办、中山大学艺术学院承办的“对话经典·中国经典作品导赏音乐会”在熊德龙音乐厅圆满落幕。全场座无虚席,掌声雷动,真可谓“知音齐聚,共赏雅音”。
在本场音乐会中,艺术学院师生携手历史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哲学系、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老师们,通过音乐的形式展现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同时,每个节目配以导赏,通过对作品的创作背景、演奏配器、曲目立意等进行讲解,让观众们能在“文学”与“艺术”的双重浸润下,领略更深层次的艺术语言、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气息。

昨夜朱楼梦 今宵水国吟 再现红楼经典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中山大学民族室内乐团携手各学院教授倾情演绎悲绝千古的《红楼梦》组曲,婉转动人的旋律,使得观众彷佛重临大观园,忆起红楼儿女之悲欢离合,不禁潸然泪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红楼梦》组曲的演出荣幸邀请到了历史学系曹家齐教授、粤港澳发展研究院袁旭阳书记、历史学系温春来教授、中国语言文学系刘湘兰教授、历史学系杨洋副教授、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刘菊华教授共同演奏;由艺术学院副院长蒋晶副教授为现场观众进行作品导赏。
《红楼梦》组曲是由著名作曲家王立平为电视剧《红楼梦》(1987年版本)创作的一组主题音乐,以《红楼梦》原著中所写的“红楼梦十二支仙曲”为主、以《秋窗风雨夕》《题帕三绝》《红豆曲》等书中主人公所作诗词为辅,每首乐曲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感情。六首作品奏毕,不少观众久久回味其中,仿佛跟随音乐的脚步,重温了黛玉葬花、宝黛共读西厢、晴雯病补雀金裘……书中一幕幕经典场景在脑海中浮现。更有观众深受打动,几度拭泪。


风雅薪传 琴歌和鸣 古韵新声
中山大学艺术学院韩闻赫副教授创作的中国艺术歌曲作品《诗经<鹤鸣>》、《诗经<山有扶苏>》,一曲《鹤鸣》,以鹤喻人,表达了对贤才的赞美;一曲《山有扶苏》以清新活泼之口吻,诉说爱之真切。


《诗经<鹤鸣>》取材于《诗经·小雅·鹤鸣》,这首诗歌将鹤暗喻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通过描写鹤的习性与喜好,意在谏言如何安邦治国。由韩闻赫副教授进行导赏,艺术学院学生张晓祎担任声乐演唱,朱子康、罗海诗担任器乐演奏。

《诗经<山有扶苏>》取材于《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在创作时采用了男女对唱,使乐曲在听感上富有变化和对比,具有浓厚的“打情骂俏”之感,生动、浪漫,富有自由与青春气息。由艺术学院学生冯雨晴、熊久惠担任声乐演唱,冯茵晴、张雨婷、王雪皓、邝忠熙担任器乐演奏。
草长莺飞 鹧鸪展翅
笛筝相和,演绎江南风情
《鹧鸪飞》由历史学系曹家齐教授导赏,艺术学院陈柏安老师、23届硕士郁江昕共同演绎,以丝竹之声绎经典,袅袅笛声悦耳畔。

鹧鸪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意象之一,常给人以离愁哀思之感——“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1956年,竹笛演奏家赵庭松先生根据李白的诗句“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唯有鹧鸪飞”,对江南笛曲代表作《鹧鸪飞》进行了改编,使乐曲传达出和传统鹧鸪意象所不同的意蕴。将鹧鸪鸟飞翔时忽高忽低、时远时近,尽情翱翔的姿态刻画得极为生动,描绘出鹧鸪鸟的自由,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琵琶声起萧作伴 春江潮水明月升
《春江花月夜》由艺术学院蒋晶副教授导赏,历史学系曹家齐教授和艺术学院胡妍璐老师共同演绎。在音乐的起承转合间,我们可以感知诗人透过那亘古不变的明月向我们传达的惆怅与哲思。

《春江花月夜》为琵琶传统大套文曲之一,乐曲遵循着中国古典“标题音乐”的传统,每段都被赋予富有诗意的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漱、欸乃归舟和尾声。此次加入了箫的合奏版本,为乐曲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悠远,更完美地体现出春江月夜的静谧悠然。
古琴清音 意蕴悠长
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象征与代表,在古时被称作“琴”,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人风骨与致趣。哲学系冯焕珍教授导赏与弹奏的古琴曲《孔子读易》,为琴曲之珍品,曲意苍茫深沉,余音回响,再现了孔子秋夜读《易》体道之情景。

《孔子读易》,是对孔子一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一种展现,更是勉励鞭策后人契入圣贤心境的绝佳范例。
琵琶铮铮 演绎楚汉之争
《十面埋伏》是传统琵琶大套武曲之一,也是中国民族器乐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由历史学系曹家齐教授导赏,艺术学院胡妍璐老师携中山大学南风琵琶室内乐乐团共同演绎。"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历历如闻,犹如"雄军百万,铁骑纵横,呼号震天,如雷如霆也。

乐曲中的扫弦、非乐音演奏技术所营造的特殊音色,使得鼓声、号角声、兵戈相交之声层次交错,让紧张喧嚣的古代战争场面真切展现。时至今日,十面埋伏仍是最具影响力、最有现代感和先锋意义的一首中国传统乐曲---把琵琶可以对抗一整个乐队,其表现力不言而喻。
弦管齐鸣 粤韵悠扬
由中山大学民族室内乐团带来的广东音乐组曲《平湖秋月》《春郊试马》,粤味十足,尽显广东音乐的魅力。

粤乐名曲《平湖秋月》是吕文成先生的代表作,该曲以清新明快、悠扬华美的旋律,寄托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渴望太平的愿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春郊试马》是陈德钜先生创作的广东音乐经典作品,当时正值新中国建立不久,作曲家看到祖国的春天已经到来,心情舒畅,有感而作此曲。乐曲旋律悦耳动听,富于节奏感,使人有身临春郊,纵马驰骋之感。

随着粤乐悠扬悦耳的旋律淡去,本次“对话经典·中国经典作品导赏音乐会”,也落下了帷幕。本场音乐会的完满举行,不仅是一次民乐与文学经典的“跨界”与“联动”,更是中山大学艺术学院民乐学科教育的一次汇报展示。

本场音乐会以民乐演奏形式结合了新文科建设的思想、方法和理念,从全新视角提供了关于音乐学与其他文史哲专业学科、中国民族音乐学等领域之间的关系的新思考、新范例,与新时代中国民族音乐表演、民族音乐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创新追求不谋而合。同时,“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随着传统民乐不断被更多人所了解、热爱,它对我们心中的文化自信也起到着“润物细无声”般的滋养。
音乐会虽然落幕了,但我们对经典的学习与感悟永无止境。期待未来能和各位再次品味中国艺术之美,回味中华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