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师生赴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参观交流
为加强馆校合作,促进美育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融合,增进师生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公共美育实践的机会,5月31日下午中山大学艺术学院师生赴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进行参观交流。
艺术学院师生在讲解员的专业导览下,观看了“广东省美术作品展”和“万壑争流——广州艺术博物院藏中国古代画派艺术展(第三期)”等系列展览。

艺术学院院长金婷婷教授与杨小彦教授观看“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艺术学院师生观看“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获奖作品。
五年一届的“广东省美术作品展”,是全省规格最高的综合性美术大展。经过展览评委会的严格评选,最终选出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粉画、漆画、陶艺、年画、漫画、连环画、插图及综合材料绘画等500余件入选作品,其中金奖作品5件、银奖作品10件、铜奖作品24件、优秀奖作品59件。
“万壑争流——广州艺术博物院藏中国古代画派艺术展”作为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开馆特展,展览以宏观的角度阐述中国古代画派的形成和发展情况,以期向广大市民介绍广州艺术博物院古画收藏方面的主要特色,凸显出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承,体现广州历史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展览还辅以丰富的历史文献图片,讲述艺术品背后的故事,普及中国古代绘画知识,向观众展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观展过后,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宣教部副主任黄亮向我院师生介绍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的建馆历史、各部门职能、馆藏陈列和展览项目,并与我院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艺术学院师生代表与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宣教部进行交流互动。
据介绍,广州美术馆成立于1957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美术馆之一,馆址位于广州越秀山上的仲元图书馆。后来,广州美术馆扩建。2000年9月23日,广州美术馆从越秀山迁至白云山下麓湖之滨,正式对外开放,并更名为“广州艺术博物院”,进入“麓湖时代”。2023年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投入使用,这是广州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又一重要城市窗口。该馆是集传统与现代、科技与古典、岭南风与国际范于一体的综合性美术馆,以“岭南风范、湾区气派”为基点,全方位打造“国内标杆、世界一流”的艺术殿堂,为传承岭南艺术文化、展现湾区气派魅力、促进国际艺术交流提供新的空间。
我院师生表示,在课堂之外参与美育实践非常必要,专业知识需切实地与艺术实践相结合。今后艺术学院将进一步与大湾区各地的艺术机构加强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艺术研究及公共美育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与交流的师生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