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悟思想 | 艺术学院举办音乐党史讲演活动暨“我来讲党史”系列活动

发布人:胡中龙 责任审核人:吴晓枫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引导广大师生认真学习党史、“四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用音乐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学院举办音乐党史系列活动,将党史教育深入融合到学院教育教学活动中,课上课下相结合,延展学习场域,让党史学习教育真正浸润人心。

 

     6月23日下午,学院开展音乐党史——经典歌剧《白毛女》专题讲演活动,并举办“我来讲党史”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由艺术学院吴晓枫书记主持。学院教职工、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吴晓枫书记讲授《音乐党史——经典歌剧<白毛女>》

 

     活动伊始,吴晓枫书记首先就音乐党课经典歌剧《白毛女》创作背景进行介绍,并从时代背景、内涵层递与理论创新的角度对1942年毛泽东《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2014年习近平主持召开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进行了深入解读。吴书记在讲授中指出,两次《讲话》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都充分肯定了文艺的重要作用和对文艺底线的坚持,以及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毛泽东在《讲话》中强调,文艺服务于人民是根本和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则一再强调,文艺创作来自人民,一切文艺要以人民为基础,为人民服务。吴书记指出,文艺作品的来源是广泛而丰富的生活,一部文艺作品只有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在新的时期,文艺工作者应具备崇高的道德、端正的思想以及创作的真情实感,从而使文艺作品能够包含着真善美。

孟幻老师导赏《音乐党史——经典歌剧<白毛女>》

 

     在经典歌剧《白毛女》的导赏环节,声乐教研室孟幻老师从中国歌剧的“当代意识”出发,围绕“中国歌剧,为谁服务?”、“中国歌剧,植根何处?”两个命题,系统介绍了《白毛女》的诞生历程,戏剧与音乐的表现手法以及四代白毛女扮演者所带来的精神传承。孟幻老师讲到,只有为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祖国讴歌,才能获得自己民族的认可和喜爱,也才会依循"艺术贵在特色"、"越是民族的, 越是世界的"之轨,最终走向世界。

     演讲最后,学院张海庆、苏莹莹老师为大家带来《白毛女》中咏叹调《十里风雪一片白》片段,原嫄、苏莹莹老师演奏了由韩闻赫老师改编的《恨是高山愁是海》片段。老师们精湛的演出和入情的表演深深打动了现场师生,表演结束,掌声久久不息。

张海庆、苏莹莹老师表演《白毛女》片段

原嫄、苏莹莹老师演奏《白毛女》片段

 

     在接下来的“我来讲党史”环节,学院教师们分享身边的党史故事、学习党史感悟,并诵读经典诗文,带领在场师生重温革命峥嵘岁月,感受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新时代伟大变革。

     漫画家小林老师围绕“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让我越来越快乐”讲述了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与一线医务工作者的交流和亲自创造抗疫作品的经历,生动地诠释了人生的快乐应从帮助别人而来,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理论教研室韩闻赫老师讲述了优秀共产党员、作曲家吕其明的创作故事。韩闻赫老师以电影《铁道游击队》为切入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活动,以及电影主题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创作由来和艺术价值,并带领在场师生共同欣赏了韩老师改编后由中国民族乐器柳琴、大阮、中阮和小阮合奏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在场师生被民族器乐悠扬婉转的琴声所折服。

     民乐教研室胡妍璐老师配乐诗朗诵《中国在走》。在气势恢宏的《大漠辉煌》的配乐声中,胡妍璐用饱含深情的朗诵带领在场师生走过风雨兼程、走过筚路蓝缕、走过春天的故事、走过百年征程、走在复兴的道路上。

     声乐教研室周莉老师讲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员周文雍陈铁军的红色经典故事,深情朗诵陈铁军同志在刑场上的最后的演讲。“让反动派的枪声,来做我们结婚的礼炮吧!”现场听众一次次被革命先烈们视死如归的气魄而打动。

林帝浣、韩闻赫、周莉、胡妍璐老师

分享“我来讲党史”党史学习教育活动